专利池:
专利池翻译自英文patent pool,字面意思是专利的集合,专利池是有明确定义的,指两个以上的专利权人为了将专利相互交叉许可,或者集中许可给第三方而组成的专利集合。专利池概念容易造成误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翻译的问题,实际上Pool在英文中也有联盟(ally)的意思,所以专利池翻译成专利联盟更适合。
世界上第一个专利池成立于1856,当时美国的四大缝纫机生产商Grover、Baker、Singer和Wheeler & Wilson为争夺市场,彼此之间相互起诉专利侵权,形成专利混战局面。这几家公司在纽约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律师OrlandoB. Potter和几家公司的总裁提议,干脆大家都别折腾,把各自的相关专利拿出来,形成一个专利池,相互交叉许可,这样可以省去很多诉讼成本。
专利池的优势很明显,可以避免成员间的专利诉讼,后来,这个专利池也对社会开放,非专利池成员的第三方可以通过交纳一笔许可费获准使用这些专利。在专利池成立之前,第三方要进入相关市场,需要与多个专利权人分别谈判许可,有了专利池之后,只需要给这个专利池交费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这种方式也促进了技术的推广,因此受到行业和政府的欢迎。
但事情都有两面性,专利池一开始的确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专利诉讼,促进技术的发展。专利池的成员公司委托律师向第三方收取许可费,成员之间再根据在专利池中的份额瓜分收益,大家相安无事。但是随着专利池的扩大,特别是在拥有巨额利润的产业成立专利池时,这样的专利池拥有专利数量多,利润丰厚,专利池的收益甚至超过一些实体公司的收入,这时候已经不能是一两个律师能够应付的,于是这些专利池都成立或委托专门的组织去处理。
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这些管理专利池的组织削减了脑袋想收取更多的收益,一方面在专利池中加入很多不必要的专利,另一方面漫天要价,迫使非专利池的成员交纳高额的许可费,实质上形成了垄断。于是,各国政府为避免专利池造成垄断,都制定了相关的知识产权反垄断政策,美国、欧洲、日本的措施大同小异,对专利池的反垄断措施如下:
专利池的技术必须是互补的,不能将几种相互可替代的方案都放到专利池中,专利池中的专利都是必要的;
减少交易成本;
清除行业的障碍,不能向专利池交纳了许可费之后还有其他专利障碍导致不能实施技术;
避免高成本的专利诉讼;
促进技术的推广。
各国政府的一系列反垄断措施也减弱了企业建立专利池的热情,专利池在此后几十年间虽有不少成功案例,但一直不温不火。
而让专利池大放光彩的是上世纪90年代之后通信技术的发展,需要在全球形成统一的标准越来越多,尤其在视音频编解码、3G、4G通信等领域,要在全世界范围形成互联互通,必须要建立统一的标准。这些标准涉及到的技术众多,已经不是一两家公司能够完成的了。对于每个世界范围通用的行业标准,都有很多企业提出技术方案,每个技术方案的背后都有企业的专利。如果每个企业要应用这些标准的技术,理论上要与几十家和上百家公司谈许可,成本非常高。所以拥有这些标准必要专利的公司成立相关的专利池就理所当然了,大家把专利都交给一个组织,委托这个组织来收取专利费。
这些专利池一般会对外公开专利清单,有的不公开,但只要是潜在被许可人,一般都能通过邮件索取到相关的专利清单。从这些清单上也可以看出,这些专利池包括行业内各个专利权人在各个国家的专利,对于行业的重要标准,一般都有几千件专利。
这些标准的专利池包括的都是标准必要专利,在许可给第三方时要遵循公平、合理、非歧视的原则(Frand),否则就会触犯各国的反垄断法,也会违法加入标准时做的承诺,在诉讼中会被挑战。
可以说,标准专利池已经成为目前专利池的主流了,当然标准的专利池中标准必要专利的数量、许可费率的确定都没有权威的数据,依赖各个公司的分析能力和谈判能力,相关的诉讼也时有发生, 所以对专利池的分析与理解对于相关企业也至关重要,否则只能任人宰割。
专利包:
相对于专利池,专利包并没有准确的定义,更多的是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过程中形成的概念。专利包对应的英文是patent portfolio,patent package, 有时候也将前者翻译成专利组合,后者翻译成专利包,实际上在企业管理中并没有明确的区分。
在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中,一般会把整个企业的所有专利称为这个企业的专利包,例如在投资并购时,经常要评估整个企业的专利包的价值,这个专利包一般是包括整个企业的所有的专利和专利申请,也不做领域的区分。
在企业管理中,也会基于某个产品或技术进行分类,将某项技术和产品相关的专利称为一个专利包。例如某公司的所有专利可以称为这个企业的专利包,但这个专利包又可以基于技术进行分类形成几个小的专利包。
按照技术领域分的小专利包
这个大的专利包共有32个专利,又可以根据技术分类和零件分成5个小的专利包。当然在实践中,也有人将大的专利包叫专利组合(patent portfolio),小的分组叫专利包(patent package),但这个并没有统一的称呼,多数情况下不会区分这样的概念,也没有实际意义。
专利包是投资并购、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常用概念,并没有严格的定义,但通常情况是指一个企业的所有的专利组合或者某项技术或产品的相关专利组合。
所以说,专利池和专利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也没有必然的关系,一个专利池可能由不同企业的多个专利包构成,一个企业的专利包也可能构成不同专利池的部分。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关于2019年北京市专利资助金第二批资助名单公示
根据《北京市专利资助金管理办法》(京知局〔2014〕178号)、《北京市专利资助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京知局〔2017〕351号)和《关于申报2019年北京市专利资助金的通知》的有关规定,现将已完成申报材料审核且符合资助条件的第二批申请人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期自2019年6月13日起至6月19日止。
5882019-06-14
|
|||
北斗:创新耀苍穹 专利促“落地”
从气象信息传输到海上保卫航船,从共享单车到智能手表,从提高水、电、气、热等城市生命线的运行效率,到方便大众的智慧交通、养老关爱、应急救援……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下称北斗系统)这一关系国家安全的“国之利器”,如今随着产业应用相继“落地”已飞到你我身边。
4802019-06-17
|
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关于举办2019年北京专利信息利用能力提升培训班的通知
为推动知识产权首善之区建设,促进北京地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发挥知识产权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服务作用,提升北京市相关从业人员专利信息检索水平,专利信息分析利用能力,夯实北京市专利信息人才队伍基础。北京市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定于2019年6月23日举办“2019年北京专利信息利用能力提升培训班”。
4032019-06-19
|
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知产新资讯
扫描下方二维码,随时掌握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