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后才能把心仪的商品加入购物车哦登录
购物车空空的,去看看心仪的商品吧~
去首页看看>>“如果说2017年是合肥科学中心建设的起步之年,那么2018年就是深入推进合肥科学中心建设的关键之年。”1月17日,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2018年度成果发布会上,安徽省发展改革委主任张天培介绍。合肥科学中心自2017年1月经国家批准设立至今,按照部署和要求,放百年眼光,集全省之力,统筹项目建设、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科学中心,取得了“六个一批”创新发展成果。
一批引领性项目成果
争创国家实验室有序推进,将创建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作为安徽科技创新“一号工程”,建设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大科学装置集群效应逐步显现,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落户合肥,合肥先进光源预研稳步推进,大气环境立体探测实验研究设施、强光磁综合集成装置预研正在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可行性研究报告和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项目建议书已经国家批复,已建成的三个大科学装置性能稳步提升,全超导托卡马克实验装置实现1亿度等离子体运行,合肥同步辐射光源实现恒流运行,稳态强磁场装置磁场强度达42.9T。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和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加快布局,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启动建设,类脑智能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已投入运行,天地信息网络(安徽)研究院正式揭牌,合肥离子医学中心加快建设,中国科大高新园区一期已全面开工,中国科大“双一流”大学、合工大和安大“双一流”学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
实现18个量子比特的纠缠,刷新了所有物理体系中最大纠缠态制备的世界纪录。首次实现海森堡极限的量子精密测量。利用量子纠缠的内禀随机性,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器件无关的量子随机数。自主研发具有国际上最高角度分辨率的交叉分子束离子成像装置,首次观测到化学反应中的“几何相位”效应。成功研发缓冲拉杆保障“嫦娥四号”探测器安全着陆。发现二氧化碳高效转化为甲醇的新型催化机制。发现日光照射改善学习记忆的脑内谷氨酸合成新通路及相关神经环路机制,入选中国2018年生命科学10大科技进展。大气环境监测三台载荷搭载“高分五号”卫星实现在轨运行,使我国首次观测获取了全球二氧化氮、臭氧柱浓度分布图。
一批突破性产业化成果
合肥科学中心产生重大原创性可产业化成果173项,覆盖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类别。多家园区和企业正在积极与相关科研院所对接,合肥科学中心成果将迅速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例如,成功研发我国首款量子计算机操作控制系统、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多排光声成像技术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有望制成新一代医疗影像设备;高水溶性超细钛白粉纳米材料性能超国际同类产品;微波地质深钻技术将颠覆现有地质钻井作业方式;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排放连续监测系统等在环保和气象观测中得到广泛应用。
一批支撑性人才成果
合肥科学中心本着特事特办、先行先试的原则,提出建立首席科学家制度,实行首席全权负责制,量身定制研发实验机构运行机制,赋予首席科学家用人权、用财权、用物权、技术路线决定权等;根据合肥科学中心科技领军人才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运行维护等专业性人才需求,调剂事业编制供其周转使用。近两年,合肥科学中心新增一大批院士等高端人才,其中杰出青年人才超过一半。
一批示范性制度成果
合肥科学中心会同中科院成立由国家及省有关单位组成的合肥科学中心理事会。成立由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主任的科学中心办公室,中科院设立合肥专项办,加大工作推进落实力度;成立由33位国内外专家组成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建设发展提供高层次智力支撑;与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电科、清华大学等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合肥科学中心,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有关方面签署协议,将共同出资设立联合基金支持依托大科学装置开展前沿基础研究、关键技术攻关、核心设备研制等科研活动;先后出台合肥科学中心实施方案、项目管理办法、项目调度办法等系列配套文件,在土地、资金、后勤保障等方面提供全要素保障。
一批开放性合作成果
合肥科学中心发起成立国际聚变能联合中心,集聚世界主要核聚变研究力量,共同开展科技攻关;积极推动大科学装置面向国内外开放共享,EAST实验装置吸引美法德英日等国50个国外研究机构开展合作;合肥同步辐射光源10条光束线站全面向用户开放,机时供不应求;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总有效机时不断提升,产出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和专利;积极参与ITER(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计划,成功研发极向场电源变流系统交付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组织;参与建设SKA(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成功解决SKA低频孔径阵列数字波束形成等关键技术问题。(记者:苏诗洋)
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知产新资讯
扫描下方二维码,随时掌握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