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不容置疑,国内企业也逐渐意识到知识产权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强大优势。故而不少的企业纷纷申请商标、专利、软著等等,就是希望提高自己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可是这些知识产权可不简单,特别是专利,你真的弄清楚专利申请中的每一步,没有一丝疑惑了?
若是你还不明白专利申请的误区,不妨认真的往下看。
产品投入大规模生产后才申请专利
不少的企业认为:技术方案还未投入生产,没有产品面世,申请专利太早,等产品大规模投入生产再申请也来得及。
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其实专利申请的基础并不表现于市场上存在产品,也不是要有成型的产品。只要有了切实可行的想法,就可以开始准备专利申请的文件撰写了。
专利产品的改进不需要再申请专利
有的企业已经申请了一项专利,就认为可以高枕无忧了,其实在后期的继续研发中,开发出的新产品或者是对先前的产品有任何改进,都是需要重新再申请专利的。
不然这个产品还是处于没有专利的情况。
若是他人对产品有了改进并申请专利,那么无异于“哑巴吃黄连”,原专利权人成了侵权方。
技术方案交待不清楚
专利发明人的技术方案的撰写也是有套路的。不少的专利权人在撰写技术方案时一味的想着保密,害怕公开太多的技术信息,却忽略了太过的保密就可能会导致公开不充分的问题。
同时,草草了事的技术交底书也会给专利代理人撰写制作正式专利申请文件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专利权利人在撰写技术方案的时候一定要把握好保密与公开的度。
先发表论文或鉴定成果再申请专利
发明人在研究成果取得一定结果后,一定会十分的开心,可能会一时忘记先申请专利,却优先发表了文章或者鉴定成果。这一行为可能导致发明人的发明公开了技术内容,从而进一步导致在申请专利的时候失去了其新颖性,如此便得不到应有的保护了。
一个产品仅仅申请一个专利
产品不一定只拥有一个专利,而是可能拥有多方面的专利,比如外观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等等。如果申请人只申请了一项专利,很有可能导致其他部分的专利被他人注册。
而三种专利,保护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少一个就可能导致申请人的产品或服务侵权。三种专利分别是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发明专利针对创造性强的,一般需要1.5-3年左右才能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是针对产品结构方面的,一般7-14个月获得授权;外观专利则是针对产品外观的,一般3-6个月即可获得授权。
一件产品是可以申请多个专利,全方面保护的,所以申请人可要注意了!
专利申请前不做任何检索
申请专利与注册商标流程差不多,都是要提前做好查询排查工作的,主要在于查看该专利的新颖性。若是该专利的技术方案公开过,可能会影响专利的申请,在专利质量和权利要求范围内得不到保障。
若是申请人不提前检索,那么可能会浪费精力、时间与金钱。所以无论是要申请专利还是注册商标,提前做好排查是十分必要的。
以上6点都是专利申请中会遇到的误区,如果你遇到了,一定要留神,否则你想要申请的专利可能无法通过审核。(来源:麦知快讯)
专利数量近美国的五倍,中国人工智能站在最强风口?
近年来,“人工智能”概念在中国非常火,从将其关注度推向新高潮的阿尔法狗(AlphaGo),到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人工智能”都是被关注的焦点
3392019-01-15
|
我国外观设计专利保护将进一步加强
新华社北京1月11日电(记者张泉)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外观专利审查部副部长贾海岩11日说,2018年,我国共审结外观设计专利申请66.7万件
3532019-01-15
|
||
电子蜡烛引燃专利“战火”!什么情况?
因在销售侵权产品时,误将包含侵权产品信息的邮件发送给专利权人,从而“东窗事发”,随后,专利权人以对方侵犯其专利权为由,将侵权者诉至法院
3652019-01-15
|
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知产新资讯
扫描下方二维码,随时掌握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