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参观中关村的时候看了百度公司的小度机器人,当时还跟它进行了对话。随后,时任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说:‘我也试试吧。’他问小度,你对北京市的发展有什么建议,当时小度给出来的回答是‘不堵车吧’。小度的这个回答应该是全网统计中比较高频的诉求,这也说明很多人非常关心大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式前,全国政协委员、百度公司董事长李彦宏在接受中国知识产权报特派记者采访时提及人们对缓解交通拥堵的需求。为此,在今年两会期间,他提交了一份“关于构建智能交通解决方案,让老百姓出行更顺畅”的提案。
李彦宏介绍,近年来,百度公司一直在研发人工智能(AI)相关技术,并致力将其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比如,依靠多传感器融合等车路协同技术建设的智能路网,可提高交通系统的感知能力,实现车车、车路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有效避免或减少交通事故,并服务城市智能交通体系优化;运用智能云、大数据、边缘计算等技术搭建计算平台,分析全量交通数据,能够预判拥堵趋势并提前采取预防性措施;利用智能信号灯、智能停车系统,提升交通系统的调度能力。
在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百度公司还非常注重专利布局。中国专利保护协会于2018年11月发布的《人工智能技术专利深度分析报告》显示,在人工智能领域,国内专利申请量排名前五的申请人依次为百度、中国科学院、微软、腾讯和三星。值得注意的是,百度公司在自动驾驶、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智能搜索和智能推荐四大人工智能关键技术领域,分别进行了严密的专利布局。
在开展大量专利布局后,如何利用专利促进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百度是否会选择开放专利?李彦宏向本报记者表示:“事实上,百度的很多技术都是通过开源平台和开源代码提供的,比如自动驾驶、深度学习框架等,里面涉及很多专利。这些都是完全开源的,允许大家免费使用。未来,我们还会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希望更多的人不用重复发明,可以直接使用百度开发的技术。”
虽然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但真正在智能交通领域进行应用仍需突破许多障碍。李彦宏介绍,政府在交通基础设施上的巨大投入,产生了明显效果,但与人民群众对出行质量不断提升的要求相比,仍然有一定差距。缓解交通拥堵通常以扩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要手段,因物理空间有限,传统方式已无法有效缓解拥堵。而利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构建智能交通解决方案,可以实现对交通的“全面感知、全局决策、实时控制”,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事故,让老百姓出行更加顺畅和安全。
目前,新技术与城市交通治理的融合还处于早期阶段,政策的引导在这个时期尤为关键。为加快智能交通的应用进程,李彦宏建议,国家进一步加强引导,建立数据共享和使用机制,鼓励各地探索并构建智能交通解决方案。与此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加快车路协同标准制定;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鼓励各地政府增加车路协同路侧设备布设;开展智能交通应用示范,选取有条件的城市,率先部署智能交通信号灯、智能停车等应用,并逐步向全国推广。(特派记者:冯飞)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