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人民政府批转省计经委关于实现
工业经济状况基本好转意见的通知
(1991年3月16日吉政发〔1991〕18号)
省政府同意省计经委《关于实现工业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关于实现工业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意见
经过治理整顿,我省工业经济正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是,最困难时期仍未渡过。当前,经济发展的难点在工业,重点在工业,希望也在工业。因此,努力实现工业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不仅是整个经济稳定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能否继续保持社会和政治安定的关键所在。为了确保这一任务的完成,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实现工业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省委五届六次全会精神,继续贯彻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方针,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为主线,紧紧抓住调整结构、搞活流通、技术进步、强化管理和提高职工素质等关键环节,加大改革份量,加快开放步伐,加强调度指挥,推动我省工业逐步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轨道,为实施“八五”计划创造良好的开端。
实现工业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主要标志是:经过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改变工业生产低速发展、产品积压严重、经济效益大面积下降的严峻局面,促进经济进入正常循环,并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两个方面,使我省工业逐步实现由速度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的转变。具体奋斗目标是:
--工业生产保持适度增长。全年工业总产值增长4%,力争增长5%,其中,乡以上工业增长3.1%。
--经济效益得到全面提高。预算内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增长5%;亏损企业亏损额不突破2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2%以上。
--产品质量有新的提高。省重点考核的106种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90%以上,地区重点考核的707种产品质量稳定提高率达到93%以上;优质产品产值率达到30%以上;争取新创国优产品5种、部优产品70种、省优产品200种。
--新产品水平有所突破。全年开发新产品2000种,实现产值18亿元、利税3.5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达到7%以上。
--技术改造有新的进展。地区和行业都要有明确具体的技术改造、技术进步规划;力争全年完成技术改造投资额19亿元、新增产值10亿元、利税2亿元。
--物质消耗有明显下降。省调度的重点产品主要原材料消耗稳定降低率达到75%左右;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2%;工业总成本上升的状况基本得到控制。
--产品库存保持合理水平。预算内工业企业原有的库存产成品资金压缩到上年年初水平。
--企业管理再上一个台阶。在企业升级管理整顿达标中,80%的预算内
工业企业达到相应等级标准要求;30%的企业在管理方面、20%的企业在三项指标方面再上一个档次;全省创吉化式企业20户、学吉化先进单位60户。
--“双停”企业得到妥善处置。力争使其中绝大部分企业恢复正常生产,恢复生产有困难的,要采取相应措施予以妥善处置。
--安全生产进一步好转。千人死亡率控制在0.09‰以内;千人重伤率控制在0.195‰以内。
实现工业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是一场攻坚战,主战场和工作重点在企业。所在工业企业都要紧急动员起来,振奋精神,知难而进,眼睛向内,埋头苦干,满怀信心地投身到这场攻坚战之中。上上下下、方方面面都要增强工业意识,围绕大局,合力攻坚,加强协调,搞好服务,努力为打胜这场攻坚战作出贡献。
二、需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一)全面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要以强化企业管理为基础。以质量创优、品种创新和效益创佳为重点,全力抓好“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
质量创优的重点是上档次、上水平、创优质、创名牌,不断提高优质产品的比重和市场占有率。要强化质量意识,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加强质量监督,推广、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内先进标准,大力开展降低工序不良品损失活动,确保各项质量指标达到或超过历史最好水平。同时,要下功夫提高包括产品内在质量、外观质量和包装质量在内的产品实物质量,增强产品的信誉,使地产品在省内市场的占有率比上年有所提高。
品种创新的重点是大力开发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出口创汇多、市场销路好、竞争能力强的新产品,努力增加新花色、新品种、新规格和新款式。特别是要从我省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开发资源优势型的精细加工产品、产业优势型的配套协作产品和技术优势型的进口替代产品上有所突破。为此,要以企业为主体,以行业为骨架,从上到下建立起新产品开发体系,完善“四个一代”开发战略,多方筹集开发资金,广泛开展“一厂一品”、“一师一项”、“一地五品”、“一行两品”和群众性的技术革新、合理化建议、发明创造活动,尽快形成一批有领先作用的拳头产品。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要占开发总量的2.5%,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的要占20%以上,要有20个新产品成为各个行业的主导产品。增加新花色、新品种、新规格、新款式5000种,以适应不同层次和类别的市场需求。
效益创佳的重点是抓好节能降耗、扭亏增盈。节能降耗要切实抓好降低原材料和能源单耗、降低生产管理费用、降低工序不良品损失活动,努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投入产出比。扭亏增盈工作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重点抓好盈利大户的增盈和亏损大户的扭亏。特别是对亏损企业,要分析原因,区别情况,实行指令性扭亏目标管理责任制,限期减亏或消灭亏损;对长期经营性亏损企业,要采取改革或关、停、并、转等办法,下决心进行调整。
质量创优、品种创新和效益创佳的基础是强化企业管理。总的原则是“严”字当头,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素质。要发动群众,揭露矛盾,找差距,定措施,强化各项管理基础工作;坚持以加强现场管理为龙头,进一步强化和完善质量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劳动管理和市场开发管理,实现管理的整体优化。同时,还要有选择地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要把强化企业管理同开展“双增双节”和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结合起来。总之,要通过强化企业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保证“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收到实效。
(二)强化销售,搞活流通,活化资金,促进经济的正常循环。重点搞好“三压、三清、一推”活动,用好、用活、用足各项销售政策,千方百计启动和开拓市场。
1、切实搞好“三压”,着力解决产品积压问题。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产成品资金压缩到上年年初水平的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压缩工业、商业和粮食库存。工业库存压缩10亿元,全省重点考核八个行业,其中,冶金行业压缩0.7亿元、煤炭行业压缩0.2亿元、化工行业压缩0.8亿元、机械行业压缩0.5亿元、电子行业压缩0.8亿元、轻工行业压缩1.5亿元,纺织行业压缩1.5亿元、汽车行业压缩4亿元,其它行业也要从本行业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具体压缩指标。商业库存保持上年实际水平。粮食争取多销售5亿公斤大米和多出口一些玉米,使库存得到适当压缩。
2、以启动市场,搞活流通,盘活资金为目标,切实抓好“三清”。本着“存量清理为主,增量调节为辅”的原则,清理好省内拖欠,全年要达到清理40%以上。清理省外欠款,要在国家的支持下,重点解决汽车、化工、炭素、铁合金、化纤等一批原材料产业的互相拖欠,全年争取清理40%左右。清理逾期贷款,要坚持谁收谁用的政策,贷款综合逾期率要比上年下降5%。
3、积极开拓市场,大力推销地产品。工业企业要调整经营战略,落实销售政策,稳定销售队伍,通过建点连网,逐步形成较为稳固的自销体系,切实加强自销工作。国合商业要把工作的倾斜点放到支持地方工业发展上,充分发挥在吞吐商品、调剂市场方面的主渠道作用,不断扩大经营品种,积极推销地产工业品。要抓住销售旺季,开展工业品下乡活动,大力开拓农村市场,全年销售地产品32.5亿元,比上年增长7.6%。其中,一季度销售8.6亿元,二季度销售8.8亿元,三季度销售6.4亿元,四季度销售8.7亿元。同时,搞好市场整顿,理顺经营渠道,使专营和计划商品的批发权切实掌握在国合商业手中。要加快技改、基建步伐,进一步启动生产资料市场。要加强出口基地建设,改善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质量,努力降低出口商品成本,尽快打开对南朝鲜的合作渠道,积极拓展与苏联的合作渠道,巩固和发展对香港、日本的经贸合作,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4、充分发挥国合商业“蓄水池”作用,增加部分品种的储备。全年收购地产品30.7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其中,一季度收购7.7亿元,二季度收购8.4亿元,三季度收购6.1亿元,四季度收购8.5亿元。工商双方要在落实具体品种、数量的基础上,把收购地产品的指标作为指令性计划,工业部门要按期交货,商业部门要及时收购。收购地产品的资金由银行统筹安排,并在利率上给予照顾。储备期间发生的利息和费用仍按省政府有关规定,由生产企业、储备部门和产地财政均摊。
(三)以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为重点,切实搞好产品结构调整。产品结构调整要坚持“三个为主”的方针,逐步实现“三个转变”,即坚持适应性调整与开发性调整并举,以适应性调整为主;存量调整与增量调整并举,以存量调整为主;扩张现有优势产品与开发新产品并举,以扩张现有优势产品为主的方针,逐步实现由原材料等初级产品向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过渡;由单一的产品结构向复合的产品结构过渡;由小区域的技术领先向大市场的技术领先过渡。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做到“五个结合”:
1、同技术改造相结合。通过加强行业指导,多渠道筹集资金,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和建立技术改造基金,增强调控手段等措施,切实加强大中型企业的技术改造。力争建成30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抓好45个计划产值1000万元以上建成项目的投产达产,按照产业政策要求和产品结构调整规划,加快前期工作,多安排一批新开工项目,搞好“八五”项目储备。通过技术改造,每个行业都要形成一批面向两个市场的主导产品。
2、同技术进步相结合。要坚持科技与生产相结合的方针,通过依靠科研单位和大专院较,依靠大中型企业和联合、移植等多种形式,开发和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增加产品的技术含量。重点推广30项以节能降耗、微电子改造传统产业为主的新技术,促进科技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提高企业生产水平。
3、同扩大开放相结合。要采取合资、合作等形式,包括老企业同外资“嫁接”的办法,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代。要特别重视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加强以“三资”企业的管理工作,通过扩大开放,改组、改造一批中小企业,提高出口创汇水平,全年要实现出口创汇7亿美元,其中工矿产品力争达到3亿美元以上。要把利用外资作为工作重点,全年确保完成利用外资1.48亿美元的计划,并争取有所突破。
4、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相结合。以产品结构调整为契机,围绕发挥产业优势、自然资源优势、产品优势、科技优势和加强基础产业,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建立各种类型的企业集团或群体,发展横向经济联合,推动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组合,逐步提高企业规模、大中小型企业比例、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和企业布局的合理化程度,以此来推动骨干产品规模化生产经营水平的不断提高。
5、同推动产业升级和改善基础产业相结合。主要是通过发展汽车、化工等配套产品和大力发展食品工业,推动主导产业和重点行业的升级,形成一批小型高效配套企业。同时,大力发展能源和基础原材料工业,为主导产业和重点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四)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重点搞活国营大中型企业。
1、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承包经营责任制。主要是针对上一轮承包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重点抓好改进和完善工作,确保国有资产的完整和增值。同时,要继续深化企业内部配套改革,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
2、认真贯彻落实《企业法》,维护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坚持和完善厂长(经理)负责制,重点从思想、制度和工作上进一步理顺党政工三者关系,保证厂长负责制的贯彻执行。
3、以搞活大中型企业为目标,探索促进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激励机制。要通过有步骤地搞好固定资产价值重估、适当提高折旧率、扩大企业外贸权试点和在技术改造上实行倾斜政策等措拖,增强大中型企业的发展后劲。同时,还要继续深化计划、财政、税收、金融、物价、外贸等宏观管理体制改革,坚持计划“一个笼子”、资金“一个漏斗”的原则,理顺经济综合部门和工业主管部门及其它部门之间的关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体系,以适应搞活企业的需要。
(五)强化生产组织指挥,确保工业适度增长。
1、在指导思想上要正确处理四个关系。一是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正确把握稳定与发展之间的结合度,在稳定中求得发展,通过发展促进社会的进一步稳定。二是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既要使工业生产有一个适度的增长,又要防止片面追求产值,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三是国营大中型企业与集体企业、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关系。要按照中央提出的方针和政策,在重点支持国营大中型企业发展的同时,要在政策上积极引导、扶持和促进城镇集体经济的发展。要坚持“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突出集体,依靠科技,提高素质,重点发展村办工业,促进乡镇企业继续健康发展。要继续实行鼓励政策,确保“三资”企业有一个更快的发展。四是当前与长远的关系。要立足长远,着眼当前,通盘考虑治理整顿期间工业的发展,不可为了保当前速度而忽视发展后劲。
2、在工作上要同心协力,积极为实现工业经济状况基本好转创造条件。计划部门要强化综合管理职能,集中精力抓好组织协调工作;财政、税务部门要在“放水养鱼”,培植财源上下功夫,重点抓好扭亏增盈工作,落实整顿100户亏损企业、重点帮助50户企业扭亏的措施;金融部门要认真筹措和解决工业发展急需的贷款规模和资金,规模至少要搞到90亿元,通过吸储、拆借、融资、活化等多种办法,千方百计把资金匹配上;物资,外贸、商企、供销、粮食等部门要确立以发展生产为基础,以地产品为重点安排市场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大路产品要以销地产品为主,扶持地方工业的发展;物价部门要以引导和促进工业生产为目标,灵活地搞好商品价格的调放;公、检、法、审计、监察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要为工业经济发展搞好“护航保驾”;工、青、妇和其它各部门,也都要从本部门的任务和职能出发,围绕实现工业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卓有成效地进行工作。
3、在方法上要抓住重点。要集中精力抓好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特别是突出抓好大中型企业的生产组织和指挥。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对重点工程的领导,搞好轿车会战、乙烯前期准备和双辽电厂等重点项目建设。要按照“扶畅、促平、抑滞”的原则,分层次、有重点地组织好工业生产,并通过解决对工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扭亏增盈、羊毛积压、食糖亏损、小油田开发、债券发放、粮食转化和资金筹措等关键性问题,推动工业生产的顺利发展。
(六)深入开展学吉化活动,坚持两个文明建设一起抓。要紧密围绕实现工业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深入开展学吉化、抓达标、上水平、创建吉化式企业活动。全省要在大部分企业达标的基础上,创建一批“吉化式”企业和学吉化先进单位。通过开展学吉化活动,努力探索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企业的路子。
学吉化的工作重点是: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大力弘扬企业精神,培育“四有”职工队伍,抓好领导班子建设;加强班组建设和现场管理,强化基础工作,全面提高企业素质,推进两个文明建设。
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企业都要把学吉化当作一件大事来抓,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充分发挥舆论、典型和领导行为的导向作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使学吉化取得实效。
三、组织领导和责任制
全省实现工业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工作,要在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由省政府工业生产指挥部具体组织实施。各地区、各部门和各企业也要责成有权威的专门机构或专人抓这项工作。为了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省政府工业生产指挥部办公室在原来下设七个组的基础上,增设管理效益组、质量组、科技组和安全生产组,要适当增加编制并充实少量精干人员,具体负责这项工作。
各地区、各部门、各企业要根据全省的方案,研究和制订本地区,本部门和本企业实现工业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具体实施方案,尽量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各具特色,并有可操作性。
要层层建立责任制,下决心狠抓落实。各级政府的主要领导要亲自挂帅,按地区、按部门、按企业把实现工业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目标逐项分解,实行纵横连锁,层层包保,落到实处。地区要落实到具体部门,各部门要落实到具体处室,最终都要落实到企业,企业要落实到车间、班组、机台和人头,形成自下而上的保证体系。
各级领导机关、领导干部要学习吉化的严、细、实、快作风,坚持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对一级负责。从年初开始就要把工作抓紧、抓实,力争取得主动权。要继续组织机关干部下基层,下力气搞好督促检查和落实工作。同时,要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为搞活企业创造条件。
要建立指标考核体系,完善月考核、季通报、年总结制度。省计经委在继续抓好对地区和工业厅局调度工作的基础上,对左右全省形势的大中型企业,也要直接进行调度。各地区、各工业厅局要按省工业生产指挥部下达的指标,认真抓好本地区、本行业各项经济指标的调度、统计和考核。通过考核,进行综合分析,进一步提高调度工作水平。省政府工业生产指挥部办公室要建立例会制度,每季度对实现基本好转情况进行一次分析,如遇比较重大问题,随时提请生产指挥部全体会议研究解决。要注意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利用各种新闻媒介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全省工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