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年蝉联《财富》世界500强第2位、中国500强企业第1位;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69项、中国专利奖91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20项;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立项国际标准34项、在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立项国际标准13项……近年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称国家电网)在持续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不断强化科技创新,攻坚克难,屡创佳绩。
作为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国家电网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打造高价值专利,推进电网高质量发展,正朝着“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的战略目标稳步前进。
汇聚创新力量 掌握核心技术
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是现代社会得以正常运转的基础,一旦发生大规模停电事故,势必造成社会灾难。国家电网肩负供电安全重任,从小网、省网、大区电网发展为全国联网乃至跨国联网,联网规模快速增长,输配电技术水平由弱到强。截至2017年底,国家电网已建成110(66)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98.7万公里、6~20千伏配电线路369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43.3千亿伏安,城市用户供电可靠率高达99.95%,农村用户供电可靠率高达99.78%,有力保障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对电力能源的需求。
“国家电网在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创新驱动,逐步形成了以直属科研单位、直属产业单位、省属科研单位、海外研发机构为主体,以外部科技力量为协同,层级清晰、分工明确,利于发挥各自优势的科技创新体系。”国家电网科技部成果处处长刘前卫向中国知识产权报记者介绍。
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等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高压直流输变电设备等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高压直流成套设计及大型风电并网系统等6个国家能源研发中心,以及数十个公司实验室和400余个基层实验室相继建成。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欧洲分院和美国分院在德国柏林和美国旧金山先后落地,葡萄牙研发中心业已成立……国家电网在全球部署了较为先进的科技研发体系,在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柔性直流输电等多个科研项目上获得重大突破,成功实现了输配电技术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的跨越式发展。
刘前卫介绍:“国家电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特高压交流和直流输电技术分别荣获2012年和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特高压输电标准被国际电工委员会确立为国际标准。国家电网不仅在国内建设运营世界上系统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先进、资源配置能力最强的特高压电网,还凭借特高压输电技术进入国际市场。2014年和2015年,国家电网先后中标巴西美丽山一期、二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项目,并带动公司下属的南瑞集团、平高集团、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等上下游企业生产的电力装备走出国门。”
不仅在巴西,国家电网还成功投资运营了菲律宾、葡萄牙、澳大利亚、意大利、希腊等多个国家的骨干能源网,技术出海带动装备出海,实现了电力核心技术“中国引领”。
“在开展前沿技术研究的同时,国家电网也鼓励各级下属单位针对日常运维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发挥群众智慧,激励大众创新,在电网维护、运营支撑、施工设备、工具改进等方面形成了大量应用创新和改进型发明,这些科技创新同样对全国电网的安全平稳运行作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刘前卫介绍说。
提升专利质量 助力企业发展
截至2017年底,国家电网累计提交中国专利申请7.3432万件、PCT国际专利申请929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有效专利拥有量连续多年排名央企第一。自2011年以来,国家电网的中国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保持在43%左右,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保持在39%左右。“国家电网的专利管理工作正处于由数量急速增长阶段向量质并重阶段转变的关键时期。”科技成果与专利服务中心副处长杨芳向记者表示。
杨芳介绍:“现阶段国家电网的专利工作可以概括为4个转变:专利申请由数量增长向质量为重转变,专利管理由重视创造向创造和应用并重转变,工作重点由单一管理向综合管理转变,管理模式由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转变。与此同时,我们通过重点领域规划布局、重大项目集中挖掘、统一预审海外申请等举措加强前期管理;通过专利申请文件质量审核、代理资源管理等举措加强中期管理;通过专利价值评估、专利分级管理、构建专利组合等举措加强后期管理,以期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专利质量提升之路。”
在开展专利布局时,国家电网都会采取有的放矢的策略。“对于特高压输电、柔性直流输电、新能源发电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技术领域,采取进攻型布局策略,力争在全球范围内抢占技术制高点。对于配电自动化等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技术领域,在海外采取防御型布局战略、在国内采取进攻型布局策略,确保海外项目无侵权风险,国内项目抢占行业高地。”刘前卫告诉记者,以特高压输电技术为例,经由公司总部多次组织集中专利挖掘并开展前瞻性的专利布局,截至目前,已就相关创新成果提交中国专利申请700余件,PCT国际专利申请170余件,为特高压输电核心技术在国内外市场开疆辟土,构建了强有力的专利壁垒。
如何管理好、利用好数量庞大的专利资产,是国家电网面临的又一难题。为此,国家电网根据公司自身特点,结合技术领域、专利类型、应用场景等不同维度,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专利价值评估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专利价值评估工作手册》,以便对专利资产分级管理,为专利运营提供基础。
截至2017年底,国家电网依据该指标体系对6400余项发明专利进行了集中分级评估,筛选出核心专利400项、重点专利2000余项。在专利分级评估的基础上,国家电网对专利资产进行整体盘点,围绕重点领域和核心技术构建适合运营的专利组合,并开始探索专利运营之道。不久前,公司体系内的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与南瑞集团就特高压直流换流阀等多项技术签署了技术转让合同,大大提升了专利价值。未来,国家电网还将探索公司体系之外的专利运营模式,以期利用积累多年的高价值专利为促进行业创新作出更大的贡献。
记者手记:
国家电网从源头着手,加强科技创新,在特高压输电、柔性直流输电、智能电网等关键技术点获得重大突破,实现了高水平创造。与此同时,强化专利管理,基于高质量申请,培育高价值专利,逐步实现从专利数量增长到专利质量提升的阶段性跨越。始终践行创新驱动,充分发挥专利价值,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国家电网将在全球能源转型的浪潮中,取得新突破,迈向新高度!(本报记者 裴 宏 通讯员 苏 丹)
我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专利布局质量提升
2013年金秋,习近平总书记开创性地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奠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今年5月份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胜利召开,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了以创新驱动发展为特征的高质量建设阶段。
3752019-10-11
|
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评审结果公示
根据《中国专利奖评奖办法》,第二十一届中国专利奖共评选出中国专利金奖预获奖项目30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预获奖项目10项,中国专利银奖预获奖项目60项,中国外观设计银奖预获奖项目1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预获奖项目699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预获奖项目60项,
5402019-10-14
|
||
一条制鞋生产线拥有超30件自主专利
日前,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主任周济院士一行来到泉州,走访华昂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开展智能制造专题调研。调研组专家们认为,泉州智能制造的发展,契合全球化经济运行规律,利于实业兴邦。
4712019-10-16
|
如何用战略思维指导专利文献机器翻译引擎研发实践?
党的十九大指出,“增强政治领导本领,要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就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4172019-10-16
|
关注微信公众号
获取知产新资讯
扫描下方二维码,随时掌握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