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波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若干意见的通知
(甬政发〔1997〕187号1997年9月29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现印发《宁波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若干意见》,请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认真实施,把加快发展我市第三产业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大精神的实际行动,切实抓好,抓出成效。
附件: 宁波市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若干意见
为了实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顺应经济发展客观趋势,抓住经济转轨有利时机,现提出加快发展我市第三产业的若干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大意义
(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生产力发展、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第三产业的增长应明显快于第一、二产业。宁波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初始阶段,要顺利地推进宁波的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宏伟目标,必须把加快第三产业摆到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实现两个根本转变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发展从培育市场主体、健全市场体系等方面促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科教、信息咨询等智力型第三产业的发展,将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新的条件和基础;各种生产、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是改善投资软环境的基本要求。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主要特征,不仅要有深水良港这一天然资源和完善的港口配套设施,还要有现代化的服务功能,集商贸、金融、信息、交通、科技、通讯等诸业于一体。
(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增长点的有效途径。当前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集中表现,主要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滞后,生产的专业化、社会化程度低下,不适应一、二产业发展的需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不仅可以优化经济结构、缓解经济生活中的深层矛盾,还可以充分发挥其市场潜力大、生产率上升快、产业关联度高的特点,培育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
(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是扩大就业、提高人民生活的质量以及建设现代文明的现实需要。第三产业行业多、门类广,多数为劳动密集、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并存的行业,能吸纳大量和不同层次的人员就业。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发展旅游、娱乐、保险等第三产业,可以适应日益增长的服务性消费的需求;而且,科教、文化、艺术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既是人民群众的需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效载体。
(六)我市一、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第三产业相对滞后的现状,既制约了一、二产业上新的台阶,又表明了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巨大潜能。这些既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了现实的基础,同时也对第三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我们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统一认识,创造性地工作。
二、明确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原则
(七)我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根据“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经济发展战略,按照《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争取用十五年左右时间,逐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体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特征的特色明显、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现代第三产业体系,形成一、二、三产业的相互协调、共同推动的经济发展新格局。具体要形成四大产业体系:以港口为中心的交通通讯产业体系;统一、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比较完善的社会生产和生活服务体系;功能齐全、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及就业人员占社会劳动者的比例,力争达到或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九五”期末,第三产业的发展要抓住机遇,讲求时效,突出重点,增加总量,调整结构。力争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快于第一、二产业,基本实现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或赶上我国沿海地区的平均水平。
(八)加快发展我市第三产业,在工作方针上应把握如下原则: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纳入各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坚持改革开放,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从政策、体制、机制上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注入生机活力;坚持增加总量与优化结构相结合,在发展中推动城乡产业结构、城镇布局结构、企业组织规模结构以及市场结构体系的调整;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兼顾社会效益相结合,合理确定第三产业发展目标和重点,注重提高第三产业的档次,实现为生产服务和为生活服务相结合、城市服务体系与农村服务体系相结合、传统行业与新兴产业相结合、国内市场与国外市场相结合、盈利性行业与非盈利性行业相结合,最大限度地发挥总体效益;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调动各方面兴办第三产业的积极性,多渠道增加投入;坚持政府政策引导、典型示范带动和行业组织自律相结合,从实际出发,制定相互配套、有利于发展的可操作的政策措施,加强行业组织建设,发挥自律作用,发挥市场机制,开放搞活,以典型示范作用,带动发展特色行业。
(九)据此指导思想和原则,“九五”期间我市第三产业的发展,要重点抓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行业;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行业;与科技进步相关的新兴行业;为农村工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素质服务的行业。主要有: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通讯信息业、社会服务业。
――对已有相当基础的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保险业,在稳固发展的基础上努力提高档次,拓宽领域,优化创新,增加总量,以发挥其在第三产业中的主导带动作用;
――对有一定基础、发展潜力巨大的旅游、信息、社会服务等行业要鼓励支持,加紧培育,重点突破,加快发展,以实现产业化,尽快成为我市新的增长点;
――对当前相对薄弱环节的科技、教育、文卫体等行业,要认准面向社会、面向未来的发展方向,在量力而行增加投入的同时,要以改革为动力,促进其协调发展。
三、“九五”期间我市第三产业重点发展行业的目标及任务
(十)商贸流通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是:围绕建设区域性商品流通中心和重要对外贸易口岸目标,建立具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比较先进的营销管理方式,辐射范围大的、开放高效的现代流通体系。
――依托港口优势,积极培育、发展一批规模大、辐射力强、功能全、现代化的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并积极探索不同的交易形式,形成煤炭、油品、化肥、粮油等大宗商品的集散、配运中心,有若干大型专业市场能发挥价格调节中心的作用。
――顺应加速工业化和人民生活小康化的趋势,在商品生产地、集散地和消费地发展各类初级批发与贸易市场,继续放手发展中小市场,开拓典当、书画、邮品等市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专业特色商业街、区域性商业中心为重点的城市零售商业,形成适应不同层次消费、购销方便、繁荣城市、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的零售商业网络体系,发挥中央商业区的集聚、辐射作用,发展购物中心、配送中心、超级市场、连锁商店、会员制商店等现代零售经营方式和商品的加工配送网络。
――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加快出口产品、企业、市场结构的调整;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发展各种商品的出口生产经营体系;发挥对外贸易口岸优势,发展代理贸易,成为国内外商品代理销售中心;增强口岸服务功能,改善货运、货代、船代等服务;发挥保税区出口加工、中转贸易等功能优势,把市场建设当作推动贸易、发展仓储物流的重要环节,加快发展中转贸易、国际贸易和出口加工以及国际商品展示;在继续发展一般贸易同时,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外贸实力工程建设,加速培育大型的外贸企业集团;发展涉外经济中介组织。
――积极培育、发展大型的商贸企业,开展跨地区、跨国界的多元经营,形成若干家实力雄厚的集团化、实业化、国际化的综合商社和大型内外贸企业集团。
(十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是:以港口为中心、城市为依托,建设集疏运为重点、各种运输方式全方位发展的综合运输产业体系,有效增强交通运输业的综合服务能力,建成区域性的综合运输枢纽。
――进一步完善以港口建设为中心的交通集疏运网络体系建设。继续加快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注重引入市场机制,推进商品化、产业化进程;大力发展海运业,特别是集装箱运输业、揽货业,加快与国内外大型船公司的合作;积极发展公路运输,建立安全、舒适、快捷、有序的客运系统,加快建设公路主枢纽场站,形成与宁波综合运输网络相适应的公路主枢纽系统,争取成为华东地区的集散中心;继续拓展市场,增辟国内国际航线,在加快发展航空客运业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发展航空货运业;发展运输代理、仓储等运输延伸服务业和市场体系;组建若干大型的海运、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中介服务的大型企业集团,鼓励适度竞争。
(十二)旅游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是:适度超前发展,形成产业体系,成为全市第三产业的先导和龙头产业。
――大力开发旅游资源,实施旅游规划,以利旅游业合理布局,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国家级、省级旅游风景区的建设,重点建设十大旅游区;
――建设和完善旅游项目,发挥港口和历史文化名城优势,推出高品位的海洋旅游和名胜古迹游。充分利用以溪口、东钱湖、松兰山为代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开发一批集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新景区;
――完善基础设施,实现“行、住、食、游、购、娱”配套服务,优化旅游业的产业结构、地区结构、产品结构和人才结构,提高综合接待能力和创收创汇能力。拓展客源市场,加强与国内外旅游组织、旅行社、酒店的合作,扩大旅游代理网络;
――加快建设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创造条件在海外设立办事机构,积极招徕海内外各类文化艺术活动和国际性学术或商务、展示会议,发展会展业。
(十三)金融保险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是:围绕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不断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大力引进人才,推进金融法制建设,形成金融机构多元化、金融工具多样化、体系完善、运作高效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基础框架。
――建立门类较为齐全、功能健全的金融组织体系。有步骤地发展地方合作银行和合作制金融机构;积极引进全国性、区域性的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金融机构入户宁波,促进已落户宁波具有跨区域经营能力的外资、合资和国内商业银行跨地区经营;增设保险机构,提高人寿保险业务的比例,发展和规范保险业中介组织;发展和规范信托投资公司、证券公司等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组织;创造条件有重点地发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加快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
――建立高效发达、管理有序的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发展以同业拆借市场和票据贴现市场为主的货币市场,宁波资金融通中心要加强融资联系和辐射力;推进商业信用票据化,加快贴现市场的发育。加快发展股票市场,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可转换债券试点。在争取人民银行上级行及有关部门支持下,可探索建立企业债券、短期融资偿债基金制度。积极建立各类基金,继续发展外汇交易市场。
――优化金融资金结构。在发展传统存贷业务同时,要大力发展信托、委托、租赁等新兴业务,拓展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工具,吸引境内外资金。采取银团贷款等方式,优化投资方向,提高金融资产的质量、效益。
(十四)通讯信息咨询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是:适度超前发展邮电通讯业,优先发展新技术、新业务和智能化通讯网,着重提高网络技术水平,增强全网通讯能力。建成现代化的电信网和邮政通讯网。信息产业要逐步建立起为宏观决策、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体系运行服务的信息、咨询综合服务体系,成为一定规模的独立产业。
――建设第二邮政枢纽楼以及有关的邮运网、前台服务网和后台支撑网,新建或改建邮政支局所,拓展邮政新业务,逐步实现邮件处理的机械化、自动化。
――建设第二电讯枢纽楼以及电话网、传输网、移动网、数据网、信息网等通讯网络,形成集语音、数据、图象、计算机、多媒体通讯等多功能、现代化的大通讯网络格局。
――加速信息产业化进程,以先导网工程建设为起点,加快宁波“信息港”的建设。要在现有电话网、移动通讯网、有线电视网等网络的基础上,建立大型信息传输基础平台,形成联结国内外、覆盖全市、高速率、宽频带、智能化的信息传递网络的基本框架。
――大力引进专门人才,建立一批智力密集型的经营性信息服务机构,发展数据处理业、软件业及技术服务业,并逐步向大型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实体或企业集团过渡。发展区域性的信息市场,加强行业管理。
――实现信息咨询产品商品化。
(十五)房地产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是:逐步建立起多层次的住宅开发供给体系、房地产市场体系、房地产管理及收益分配体系,使住宅的建设、交换、消费进入良性循环。
――调整投资结构,重点开发普通居民住宅,实施“安居工程”,提供不同层次的房源。
――围绕住宅建设,发展住宅产品的系列化开发和集约化生产,并延伸到住宅产品的研制、生产及销售服务,带动相关的装璜、建材、家电、家具、五金等住宅产业的发展。
――深化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统一规划,合理利用土地,滚动开发,抓好城市公共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和小城镇的建设,提高综合开发效益。
――规范和搞活房地产二级、三级市场,加快住宅商品化,完善和发展房地产交易市场。以住宅小区物业管理为重点,发展房地产咨询、评估、经纪代理、维修保养等中介服务和物业管理机构。
――加快房地产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实行政企分开、自主经营和集约经营,通过重组,形成一批较大规模的房地产业开发、经营企业集团。
(十六)社会服务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是:以社区服务业、农业综合服务业、文化产业为重点,加快实现产业化、社会化。
――城市要重点发展服务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组织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业,要以社区为依托,实现扶民、便民、健民、导民、安民、乐民六大功能,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化或连锁的家庭服务公司和社区机构,提供家务、餐饮、康复、养老托幼、教育、娱乐、咨询等服务。
――农村要逐步建立多行业、多层次、功能齐全、设施配套的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围绕农业生产、农副产品的加工和销售,培育一批贸工农、产供销一体的农业龙头企业和服务实体,提供秧种、技术、收储、加工、销售、筹资、保险等综合服务,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社会化。
――要加快农村小集镇的改革和建设,依托城镇加速人口集聚,兴办发展商贸、教育、文化等公共事业,加快城镇化进程,完善和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和小商品市场,加强城乡商业网络的联结与沟通。
――有重点地发展新闻、出版、印刷、广电和职教培训等文化业和传媒业。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按照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逐步走向市场。
四、认真落实发展第三产业的主要政策措施
(十七)加强对第三产业的组织领导。
建立全市第三产业的领导管理和工作网络,明确工作职责,加强组织领导。市政府建立第三产业办公室(设在市计委),各县(市)、区要设立相应的领导组织机构。同时,积极组建各类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等自律组织。第三产业办公室的主要职能是: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和编制年度计划;研究扶植发展第三产业的相关政策措施,组织进行调研,汇总和分析第三产业工作情况,组织经验交流,牵头并协调在第三产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十八)根据《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九个五年计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要求,加快编制宁波市第三产业发展规划。各行业、部门、单位要编制和修订第三产业的专项发展规划,明确各自的发展目标、重点、重大项目建设以及政策、措施,以深化和细化宁波市的第三产业规划。各专项第三产业规划编制及修订的分工牵头部门为:国内贸易业(市财办)、外贸业(市外经委)、金融保险业(市人民银行)、交通运输业(市交委)、信息通讯产业(市信息办)、旅游业(市旅游局)、房地产业(市城乡建委)、工程建设等咨询业(市计委)、农村综合服务业(市农经委)、居民社区服务业(市民政局)。在规划编制中,要按照优化区域布局的原则,形成城乡布局合理、各具特色的第三产业发展格局。中心城市要成为商贸、金融、信息、科教、文化、行政中心,第三产业具有较高的水平和档次;副中心城市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集聚人口和生产要素,以建立和完善市场体系、服务体系为重点,形成区域性的商品市场、要素市场和城乡社会服务中心;农村集镇要结合当地资源、交通和基础条件,形成各自特色,为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十九)完善和制定有关规章、法规和制度。梳理现有的有关规章制度,区别情况加以修订或予以废除。根据实际情况,加快配套制定有关的政策,重点是推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优化产业导向目录、重点市场建设及优惠政策,规模企业的扶持政策以及对转办、新办、分离开办等各类第三产业企业的税收、信贷、土地、工商管理等政策。逐步建立健全第三产业的行业法规,在行业标准、业务范围、价格收费、产权管理、监督管理、仲裁等方面,逐项作出相应的规定。
(二十)广开发展第三产业的资金来源和筹措渠道。政府每年要继续筹措一定数额的资金,采取参股、借贷、基金等形式投入,引导投资方向,以扶植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的行业和薄弱环节。同时,要动员企业和社会各方面资金用于发展第三产业,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增加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
(二十一)加强和完善第三产业的统计工作。统计部门要完善第三产业的统计数据,并进行认真的收集、汇总和分析,及时提供有关情况。凡经营和从事第三产业的企业、事业、行政单位和个体户,都应列入第三产业的统计范围。对第一、二产业单位附营的第三产业企事业单位,凡符合统计条件的,要单独报送报表和资料。
(二十二)发动全社会共同兴办第三产业。除了部分基础性重点项目由国家和地方政府为主兴办外,大量的服务性、娱乐性和社会保障性以及一些码头、道路等基础设施类的第三产业,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主要依靠社会来办。除一些确实需要国家财政支持的单位外,第三产业的企事业单位都要实行企业化经营,逐步减少财政事业费支出。公益型的单位在完成政府规定的服务项目外,可以发挥自身优势和潜力,扩展服务范围,为社会提供服务。放手发展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股份合作经济,鼓励有条件的单位团体和个人举办教育、科研、法律、会计、咨询等智力型的服务行业。鼓励农民进入流通领域,兴办或联办农副产品的购销等服务组织;鼓励外地的企业、单位来甬独资或合资兴办第三产业,实行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收买、租赁。积极利用外资兴办国家政策许可范围内的第三产业。
(二十三)按照产业化、规模化的要求,加快培育和发展第三产业的企业群体和大型企业集团。
一是“转办一批”。结合实施“腾笼换业”工程,搬迁地处城市中心繁华地段内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转办为第三产业。经批准转办的第三产业企业原行政划拨的土地,经有资格的土地估价机构评估,并经市、县土地管理部门确认后补办土地出让手续。其出让金按土地管理部门核准地价的30%上缴,如一次性上缴有困难的,应上缴出让金可在签定出让合同时约定分期支付,分期支付年限原则上不得超过2年。
二是“新办一批”。对新办的独立核算的公用事业、商业、外贸业、旅游业、居民服务业、餐饮业、教育文化业、卫生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可减征或免征所得税一年。新办的咨询业、信息业、技术服务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业之日起,二年内免征所得税。新办的物业管理公司,自开办之日起一年内暂免营业税。新办的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的企业或经营单位,自开办之日起,第一年免征所得税,第二年减半征收所得税。新办的城镇集体劳动就业服务企业,当年安置城镇待业人员达到规定比例,按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字〔1994〕001号文件以及甬政〔1996〕16号文件的有关规定处理。国合和国合控股商品流通企业新建、新购网点的投资方向税按5%计征。
三是“分办一批”。把在科研院所、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农村中从事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培训的机构从母体中分离出来,开办智力型第三产业。科研院所和高校服务于企业的技术成果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所取得的服务性收入,可暂免征所得税;科研单位取得的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收入,免征营业税。企事业单位进行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培训所得,年净收入在30万元以下的,暂可免征所得税。乡、镇农技推广站、植保站、水管站、林业站、兽医站、种子站、农机站、气象站,以及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其他各类事业单位,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或劳务性取得的收入,暂免征所得税。
四是鼓励城镇失业人员、企业下岗职工、乡镇企业、农民和私营企业、个体工商户在当地或城市兴办第三产业。城镇失业人员、企业下岗职工和企业富余人员申办第三产业,在开办初期纳税有困难的,可向税务部门提出申请,经市、县(市)税务部门批准,可适当从低核定征定额税。对从事第三产业的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进行收费、集资、罚款、检查,必须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执行。从事智力型第三产业的,自登记之日起,一年内免收工商管理费;私营兴办的第三产业企业,招聘下岗职工达到本企业职工总数30%以上,可适当减免工商管理费。乡镇企业和农民进城兴办第三产业,享受第三产业企业各种优惠政策。
五是推进第三产业企业的规模化,重点培育、扶持若干大型的配送中心、连锁经营企业,跨地区、股份制的商业银行,大型的海运、空运企业,以及大型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旅游公司、综合性的信息服务实体、社区服务机构等,有重点地发展企业财务公司,加速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对年营业额达2亿以上或净资产1000万元以上、经营状况良好的大型第三产业企业集团,其所得税可相应享受现行有关现代企业制度、试点企业、实力工程企业或“320”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
(二十四)进一步培育和建设重点市场。对列入全市重点、由主办单位投资并提供服务、行政管理和经营相分离的重点市场,各项规费减半征收,其使用的国有土地可按规定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也可采取土地租赁办法。对市政府确定的重点市场,给予其他政策的支持和优惠。
(二十五)加大金融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各级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坚持信贷原则前提下对第三产业重点发展的项目要优先安排资金;对效益好、有偿还能力的第三产业企业,要在原有基础上逐年增加流动资金贷款;对新办的企业要允许开办资产抵押贷款业务,发放小额固定资产贷款;有条件的第三产业企业经批准可以发行债券。
(二十六)简化第三产业企业开办手续,提供良好服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要针对第三产业的特点和实际需要,简化登记审查手续,除国家明文规定须经前置审批项目外,可依法直接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手续;除国家专营专卖和统一经营外,放宽第三产业经营范围,企业可以根据市场需要,自行选择经营范围。在企事业单位、个人举办第三产业过程中,规划、建设、房管、土管、公安、消防、卫生、环保、市政、教育等部门,要提供方便,做好服务。
(二十七)各综合经济部门和经济杠杆部门要运用经济手段,共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
计划部门要每年公布《宁波市第三产业发展导向目录》,产业目录中重点支持或鼓励的行业,可以享受本意见给予的各项优惠。
物价部门在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行业的价格及各种税外收费管理的同时,第三产业价格以引导为主,逐步形成市场调节机制,按供求定价。
各部门都要主动积极地吸引大公司、大企业总部进驻市区。
改革现有户籍制度,加快城镇人口聚集。
各级要把第三产业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镇总体规划,在土地征用、基建立项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不影响城区生活环境的前提下,要挖掘现有设施的潜力,制定优惠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减免某些税费,鼓励利用主要街道两侧的空置房屋和关停并转企业的场地、厂房等闲置设施兴办第三产业。居民住宅区集中的地区,要选准区位,保证一定比例的面积用于商业和服务业网点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