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关于印发《青岛市教育局2003年工作要点》的通知
(青教字〔2003〕1号)
各市、区教体局(科教局),局属各单位,各有关学校,机关各处室:
现将《青岛市教育局2003年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研究,贯彻落实。
二○○三年一月二日
青岛市教育局2003年工作要点
2003年全市教育工作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以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围绕外树形象、内抓质量的总体工作思路,积极推进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在实施素质教育、教育均衡发展和经营教育等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为实现现代化教育强市的目标作出积极的努力。
一、紧紧围绕十六大的主题,把握灵魂,抓住精髓,掀起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新高潮
党的十六大是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全市教育系统要把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作为2003年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切实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十六大精神上来。学习十六大精神,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运用十六大精神指导实践作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学习成效的重要标准。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以2005年接近、2010年基本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教育水平为目标,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深入研究影响教育发展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进一步明确本地区、本单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中的发展定位以及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提出具体的工作思路和工作措施,紧紧抓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使我市在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市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二、以构建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为目标,力争在教育发展方面形成新优势
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标准化建设工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年内黄岛、城阳、崂山三区基本完成、五市3/5以上小学、初中达到要求。市区中小学要在全面完成标准化工程任务的基础上,加快省市规范化学校创建步伐。继续加大薄弱学校、偏远学校扶持力度。认真搞好青岛特殊教育中心建设,积极扩大盲校、聋校的 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提高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的发展水平。
大力实施托幼一体化工程。高标准实施学前三年教育,积极探索0-3岁早期儿童教育多元发展模式,推动婴幼儿早期教育咨询和服务的开展。加强公民个人举办托幼机构的指导和管理,提高全市整体办园水平。
继续坚持高中段普职协调发展的原则,确保高中段普职比例大体相当。进一步扩大优质高中覆盖面,着力抓好示范高中、规范化学校的创建,2003年力争再有10所普通高中学校达到省市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启动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审工作。认真落实全国、省、市职教会精神,以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和各类成人培训为重点,探索就业准入制度,进一步推动职成教育的发展。深入实施"双名牌工程",积极推行重点职业学校滚动式管理,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根据全市卫星城市总体规划,加快乡镇职业高中向城市中心的移动。在初中毕业生比2002年增加20%的情况下,2003年要确保全市普及高中段教育比例保持在85%以上。统筹农村职业学校招生,扩大在校生规模。
实施成人教育培训工程和农村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123"工程,面向在岗职工、下岗失业工人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等开展岗位、岗前和各种实用技术培训。整合职成教育资源,积极构建大职教体系,建立全市成人教育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培训基地。加强科教兴农示范基地建设,完成新世纪"双五富民工程"年度工作目标,在乡镇成教中心建设推广多层次、全方位、经营型、实体化办学模式。
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办学规模,使全市各类在校生总数达17万名,其中全日制普通高校在校生达12万名。继续支持驻青高校发展,加大高校引进力度,努力推进与名牌高校的合作办学。加强市属高校教学基本建设和硬件设施建设,积极支持青岛电大改善办学条件。
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城市为目标,健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整合社区教育资源,逐步建立市内四区、市郊和郊区各具特色的社区教育体系。
三、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力争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迈出新步伐
1.积极推进教学方法、课程体系、评价制度等方面的配套改革,加快课程改革实验步伐。2003年秋季全面铺开义务教育新课程、新教材改革实验。国家级课改实验区要加强领导,搞好各项配套改革;省级实验区要借鉴国家实验区经验,扎实推进课改实验;新参加实验的区市要统筹规划,加强学习、培训和教育教学设施的配备。全市城乡要做好普通高中课改的准备工作。学前教育要加强幼儿园课程研究,积极推进幼儿早期教育实验,构建园本课程。
认真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积极开发具有区域特点、学校特色的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深化综合实践课程研究与实践,大力推进研究性学习。适应青岛对外开放和承办奥运项目的需要,加强信息技术教学和外语教学,鼓励有条件的学校创建外语特色学校。加强法制教育,纳入中小学思想品德课和政治课教学中,做到计划、教材、课时、师资"四落实"。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尊重个体差异的原则,改进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形成民主、互动、交流、共享的教学氛围。积极完善与课程改革相配套的中考方案,加大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力度。全面落实教育部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构建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职业道德、专业水平提高和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学生、教师、学校评价体系。
整合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结构,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引入课堂教学和实习中,提高专业的科技含量。进一步推进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积极开展学分制、弹性学制和分层次教学研究,加快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创新。总结符合学生认知、适应教师导学、侧重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的行之有效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综合职业能力。
2.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接受能力,贴近学生思想、生活实际,进一步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根据新时期学校德育工作新特点和学生心理变化新动向,提高德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将培育民族精神纳入教育全过程,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组织开展"诚实守信,做文明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公德意识为目标,以身边的事例为教材,教育学生从点点滴滴做起,成为文明、守法的合格公民。进一步加强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实践机会,使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真知,并内化为自觉行为。积极进行网络德育研究,搞好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加强德育工作途径、方式方法的创新,进一步完善中小学德育网建设,实现德育资源共享。职业学校要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为核心,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3.认真落实"健康第一"思想,为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和艺术素养奠定良好基础。按照教育部新颁布的中学、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搞好体育设施建设,改变体育场地、设备、器材陈旧、落后的面貌,三年内局属学校运动场地实现塑胶化。根据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以农村为重点,大幅度提高学校体育、艺术教育课堂教学质量,保证健康教育内容的落实,搞好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学校和艺术示范学校的创建工作。加强军校常规管理,根据教育部《学生军训工作条例》和高中学生军事训练大纲,探索军训科学化途径。贯彻落实《
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大力推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逐步扩大学生饮用奶试点范围。
4.加强教育科研,使之真正成为推进教育改革创新、提高教师素质的动力。认真抓好市级及以上"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开题及研究工作,对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继续进行滚动立项。进一步普及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和方法,积极推广教育科研成果。以"教育创新与课程、教材、教法"为主题,推动群众性科研活动的开展。坚持以贴近教师、面向基层、关注热点、推广典型为宗旨,借鉴优秀教育期刊经验,提升《青岛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5.以一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为契机,努力提高语言文字工作质量。改进普通话培训及测试工作,加大社会用字的检查和执法力度。积极开展外国人学说普通话培训和全市语言文字竞赛及普通话大赛。全面做好第六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探讨建立语言文字监控体系。进一步强化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基础地位,开展语言文字示范学校评估。
四、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力争在信息化建设和技术装备现代化方面跃上新台阶
1.继续抓好信息技术课程开课工作,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重点抓好农村学校信息技术开课工作,认真开展信息技术初二结业考试和高中会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山东省中学信息技术等级证书考试。加强市、区两级教育信息中心建设,开通青岛教育网校、中小学德育网,增设互动式栏目和教育咨询热线栏目,增强青岛教育信息网和政务网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开设网络管理技术专栏,强化网络安全防范意识和管理工作。进一步扩大和完善青岛教育城域网的规模和功能,使有条件的学校以光纤形式接入城域网。加快校园网建设步伐,重点抓好五市三区校园网建设和局属学校"班班通"工程,指导已建立校园网的学校搞好应用。
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课题研究,推出一批优秀教学设计和案例。开展网上教研、网上评选等活动,提高教师网络应用能力。指导学生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电子作品制作、机器人制作、程序设计。
2.大力提高学校技术装备现代化水平,努力提高设备设施使用效率。加大计算机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投入,加强图书配备和实验室改造,加快完成中小学实验教学普及县工程。2003年局属学校实现教师人手一机,全市语音室普及率达70%以上,高中学校建成2个、初中及城区小学至少建成1个多媒体电化教室,高中、初中和城区小学人机比分别达8:1、12:1、15:1,力争用1-2年的时间消除农村村小计算机装备的"空白点",使全市中小学生都能用上计算机。加快新课程配套学具研发,大力提高实验、图书设备利用率,使实验室、功能教室利用率和阅览室上座率分别达98%、95%以上,图书流通量达在校生的1/15。
五、以教育体制创新为重点,力争在教育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
1.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拓宽教育经费筹集渠道。切实落实国家关于教育投入的各项政策,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区(市)统发制度,多渠道解决农村幼儿教师待遇问题。继续稳步提高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
教育发展基金会要巩固、加强网络建设,多方筹措教育发展基金。继续搞好困难家庭学生就学资助工作,积极争取理事单位和社会各界支持,帮助经济困难乡镇中小学改善办学条件。
加强财务管理,强化审计监督,确保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年内对局属单位财务管理进行检查,完成财会、固定资产电算化工作验收。以全面审计、突出重点为方针,全力抓好校长经济责任审计和基建、校舍维修审计工作,建立完善审计通报制度。
2.进一步推进办学体制改革,保持民办教育良好的发展势头。认真学习、全面贯彻新近颁布的《
民办教育促进法》,促使民办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努力使我市大、中、小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在规模、质量和效益上有新的提高。加强协调、指导,推进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升民办学校办学水平,积极支持民办高校申报高职学院。严格设学标准,依法加强管理,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加大教育类广告管理力度。
3.积极探索运用资源经营理念发展教育的新途径,形成教育更大优势。充分利用青岛地缘优势和教育基础优势,努力把青岛教育做成品牌,推向市场。主动与国外学校、企业建立直接的合作关系,广泛开展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打好"西部牌",使我市教育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积极转变管理观念和管理方式,帮助学校运用资源经营理念形成办学特色和品牌。通过资源重组、联合办学、名校办分校等形式,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的规模。
加快校办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增强市场竞争力。对企业管理较好、产品有发展前途的校办企业和产品,加大扶持力度,做强企业,做大市场。校办企业在搞好经营的同时,要完善与学生实践教育相关的设施,为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服务。进一步做好学生统一着装和教育内需产品供应工作。
六、以提高素质为核心,力争在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取得新成绩
1.加快建设一支政治素养高、法律意识强、懂教学、会管理的校(园)长队伍。通过干部挂职、任职培训、提高培训、外出调训、境外研修等多种渠道,全面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干部任期制、聘任制,逐步建立适应新形势需要的干部管理机制。加强干部运用法律管理教育的能力,年内对全市中小学校长进行法律知识考试。继续办好"四五"教育政策法规讲习会。
2.深入开展"树良好教师形象,创教育服务名牌"活动,改进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坚持完善家访制度,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积极倡导树立"以人为本,敬业奉献"的师德理念,引导教师敬业奉献,促进学生发展,并在成就学生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不断进步。开展"名师爱心行动",组织名师定期为特困学生义务辅导。年内组织辅导100场次。以《教师法》颁布实施10周年为契机,动员全市教师广泛参与《青岛市教师法实施办法》的起草和落实工作,树立教师良好形象。
3.探索建立灵活高效的教师教育培训模式和机制,切实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加大教师教育投入力度,通过与华师大、山师大联合建立教师教育基地等形式,逐步建立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依托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建立青岛教师培训中心。以新课程实施为核心,加强校本培训管理,积极推进"培训菜单"的开发,增强培训的实效性、针对性和便捷性。配合新课改和教师综合素质提高需要,搞好市级骨干教师、管理者及培训者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
4.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搞好教育人才开发工作。规范竞争、聘任行为,进一步完善教职工聘任制。局属单位初级教师职务实行以考代评试点,面向社会开展教师资格认定。建立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定点联系乡镇、联系学校制度及优秀骨干教师到偏远学校、相对薄弱学校服务制度,鼓励学校之间采取跨校聘任、跨校兼课等多种形式的教育人才交流,促进农村和师资相对薄弱的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有较大幅度提高。建立青岛-济南特级教师定期交流制度,探索跨地区教育人才资源共享的途径。加强民办学校教师队伍的宏观管理和业务指导,逐步实现教师在公办、民办学校间的平等交流。鼓励和引导师范类毕业生到偏远学校和农村学校任教。
七、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力争在实施"五项工程"、创建"四型机关"方面取得新进展
1.围绕全市教育中心任务,加强督导评估,进一步完善现代教育管理运行机制。抓好《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责任书》的落实。制定基础教育现代化督导评估办法,并将之纳入对各区市教育工作及学校工作的督导评估。全面实施全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开展学校办学水平发展性评估,探索建立有利于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依法自主办学、自主发展的监督、保障机制。
结合"四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2003年起连续3年每年培养评选50个依法治教示范学校,进一步规范学校(园)办学行为,推行校务公开,全面建立学校(园)依法按章程自主办学制度。
2.积极创建学习型、创新型、竞争型、服务型教育局,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进一步落实政务公开制和首问责任制,简化工作程序,增强政策和工作的透明度,实现行政工作全面提速和"零投诉",2003年开通教育咨询服务热线。继续深化处室联系学校制度,切实深入基层帮助学校解决困难和问题。积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强行政监察力度,规范行政审批行为。建立网上审批制度,推进教育政务信息化。严格纪律,规范管理,积极稳妥地搞好各级各类学校招生工作,提高服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
政府采购法》,严格采购手续,规范采购行为。继续加大乱收费治理力度,推进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再上新水平,努力在全社会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